在前一篇中,我们介绍了世界各国的M2与GDP总量的比值分布情况。数据表明,不包括数据缺失的欧元区国家和其他少数国家,我国M2占当期GDP的比值,是比较高的,仅次于日本、黎巴嫩,排名世界第三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M2与GDP的比值这么高,肯定也会有一个过程。这个过程中,有快的时候,也必然会有慢的时候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,什么时候是最快的,什么时候又比较慢?我们以年为统计单位,我们绘制一张图表,展示当年新增M2与当年GDP之间的比值,观察新增M2增速快与慢的分布情况。由于M2不考虑价格因素,所以2008年以前,每年净增加的M2,其绝对值增加是比较少的。2009年起,当年全国新增的M2突破13万亿元,之后的每一年,M2净增加值没低过10万亿元。2022年和2023年,当年新增M2甚至突破了25万亿元。按照2022年新增28万亿元M2计算,相当于给全国每个人多发了2万块钱(问题是,你见到这2万块钱了吗?)。由于GDP在高速增长,所以M2与GDP的比值,在2009年也达到了峰顶,约为当年GDP的39%。之后当年新增M2占GDP的比例开始下降。过去十几年,M2与GDP的比值,在20%左右波动。2024年上半年,新增M2大约在12.7万亿元,相当于人均获得了近一万块的货币,占2024年上半年全国GDP总量的比例为20%。过高的M2,稀释了我们收入的实际购买力。对于00后和10后,甚至部分90后而言,他们不知道一分钱是什么概念?也不太清楚一分钱的购买力。毕竟在通货膨胀之下,货币的购买力缩水,当年1分钱能买到的东西,如今很可能要好几块钱。当然,也有网友相信,M2与GDP的比值之所以这么高,与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例较高有关。跟服务行业相比,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投资,这些投资,便是所谓的M2。你是否认可这个观点呢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